Clubhouse 紅什麼?語音社群平台的興起

2021 年才剛開始,一款只有 IOS 用戶獨享的聲音社交應用程式就突然爆紅,一時之間名人素人都開始在平台上談論各種主題。

一如它的名字 Clubhouse ,你可以把這個應用程式想像成有聲版的聊天室,它提供的服務只有單純的兩項:聽與被聽。且一切只要滑幾下手機,再對著麥克風說話就可以了。簡單快捷的操作方式,馬上令許多人欲罷不能。


▍純聲音的世界

Clubhouse 沒有花俏的功能,所有空間都讓給了「聲音」。你可以自由地加入公開的房間、自由地按下右下角的「舉手」鍵加入對話,或者只是靜靜的聆聽,反正一切沒有劇本,觀察這段對話如何自由地延伸變化,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。若是不想聽了,按下左下角的 Leave quietly 鍵便可輕鬆離開。當然你也可以創建自己的房間,邀請三五好友進行私密對話。若是想做大一點則可成立自己的主題 Club,每週固定時間上線與眾人交流。

(圖片取自攝影師:Bruno Cervera|Pexels

這種簡單機制所建立的純聲音世界到底魅力何在?

其實「聽得見聲音」這件事,本身就比純文字溝通有更多的親切感。想像潛入深海之中,視覺與其他感官都關閉的空間,你會聽見什麼?手機麥克風直接傳送的人聲,在話語之外更多地說明了其主人的訊息:聲調高低告訴我們對方的性別、用字遣詞可以感受出年齡、腔調則標誌了他的出身與國籍;甚至背景音裡的生活雜音都能透露對方正在哪裡、正在做些什麼。簡單來說,聲音比文字更能接近一個人,又比需要露臉的視訊更具隱私性。

如果是日常聯絡如:下禮拜出遊的時間地點、今日的工作項目等,清晰的文字訊息仍是最合宜的傳遞方式;但如果是一件沒有急迫性,需要高度討論的事情,就很適合用 Clubhouse 來慢慢地聊天。且 Clubhouse 房間有所謂的「主持人」,避免了七嘴八舌的可能性,讓對話的過程更有秩序。

Clubhouse 的使用介面

▍新型社交平台?如何以聲音展現魅力

雖然 Clubhouse 有輕鬆自由的特性,但仍有一些發表者在這個平台上格外「耀眼」。當社交的方式從視覺轉到聽覺,這些過去被 FB、IG 豢養多年的群眾,是如何在沒有視覺訊息的情況下被吸引的呢?以下歸納出四點,供想踏入 Clubhouse 的朋友們作參考:

咬字乾淨清晰

這一點其實日常對話時也應注意。有些人的說話習慣是嘴巴不好好打開,只有兩片嘴唇在蠕動,所謂「嘴裡含了一顆滷蛋」的聲音,就是這樣發出來的。人在說話時,唇、舌、齒和顎都必須確實到位,以避免聲音含糊不清。更甚者,讓別人在聽覺上有不可靠、散漫的印象。

邏輯通順有條理

不像文字可以思考潤飾後再送出,語音聊天一來一往的反應時間很短。既使如此,還是要盡量在話說出口之前在腦中先過一遍。假如花了 30 秒的時間反反覆覆、前言不對後語又多所遺漏,就算你的嗓音宛轉動聽,也難免令人不耐煩。可以先想想你要說的整個故事裡所有的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,到底哪一個是真正的重點?清晰的論述能讓人快速進入狀況,並對你的觀點感到認同。

態度自信謙和

為了將最好的一面呈現在觀眾眼前,Youtuber 在直播之前都會好好打理外表,整理出乾淨的空間並打亮光線。Clubhouse 上的聽眾雖然看不見你的臉,但你仍可藉有力的聲調、適當的音量建構你的形象。較低沉的嗓音讓人感覺有說服力,稍微偏高、上揚的嗓音則令人感覺舒服親切。簡單的小訣竅是不要低頭、面向前方並且試著保持笑容說話。

另外也切忌態度過於盛氣凌人,如果需要指正別人,也須注意措詞用字。畢竟大家想要的是輕鬆地聊天,而不是大吵一架。

最後,言之有物

聲音畢竟只是工具,要在 Clubhouse 上擁有聽眾,你仍必須是一個「有內容可以分享」的人。因為 Clubhouse 最迷人處,正是它的知性。它不像一般社交軟體,一開始就對所有人敞開大門,而是先從各領域的領頭羊下手,再讓他們慢慢將自己的同溫層帶入,這種金字塔般的社群結構讓 Clubhouse 格外有深度。想像著你人在台灣,就能和矽谷的董事長、清大哲學系的博士、巴黎的音樂製作人還有眾多與你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對談,千百個有趣的靈魂交流出更多精彩的討論,又延伸出更多有意義的內容,這種機會,是現實中的我們千載難逢的。

(圖片取自攝影師:Andrea Piacquadio|Pexels

很長一段時間裡,大量的文字和影像主宰了網路的世界。誰也料想不到 Podcast 與 Clubhouse 橫空出世,居然能重啟眾人的興趣。雖然不少人質疑 Clubhouse 的資安問題,其背後的中資問題也很難令人忽略(中國本身已在在 2 月 8 日封鎖此平台,僅能翻牆使用)。但這些聲音平台的興起,令我們重新思考「說話」的重要性,以及社交軟體的更多可能性。在這個新的網路時代,讓我們開始練習用聲音表達自己的觀點,學習與人對話,踏上終結科技冷漠的重要一步吧!
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。AVOICE Blog 提供聲友們一個可以暢所欲言的發「聲」小天地,我們很歡迎有任何配音經驗或對配音產業有興趣的你,投稿分享自己的所知所聞。


作者

陳軒慧
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畢業,曾任古典音樂頻道專員。專職採訪、內容寫作、MUSICO音樂圈特約記者、影視娛樂愛好者。
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