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tflix:首個國際電影製片公司
最勇於改變的影視企業
撰文:陳軒慧
身為網路時代企業的先驅者,Netflix 發跡的過程,本身就是一部情節緊湊的電影。在剛創立的1997年,當美國人還在勤跑百視達(Blockbuster)門市租影片時,Netflix 已開始利用網路執行 DVD 郵寄租借;隨著線上觀看影片越來越方便,他們毅然發展線上串流平台,將實體的 DVD 轉到網路上讓用戶隨點隨看。
這個決策令 Netflix 在影片出租產業大量倒閉的時刻存活下來,並藉著友善好用的介面、以大數據演算法推薦合乎用戶喜好的影片等,坐穩了串流影片網站的龍頭,成為迪士尼、HBO等老牌影視產業的強勁對手,更是五千多萬美國人熬夜追劇的首選。
成功的 Netflix 並未在各地訂戶的擁戴中坐享其成。除了向全球各地敞開觀賞平台,經歷2011年與 Starz 電視台分道揚鑣,導致失去迪士尼與 Sony 的影片內容後,更是下定決心自己生產原創內容,擺脫被各製片公司及電視台掌握的命運。
2013年影集「紙牌屋」一炮而紅,為 Netflix 的跨足敲出第一響。一如 Netflix 在經營上的果決與不斷精進,這些影片作品不僅畫面精緻、劇情題材更是亦步亦趨,緊隨著時代的浪潮,永遠沒有過時的危險。獨家的魅力增強了對用戶的吸引力,直到今年,《艾蜜莉在巴黎》、《后翼棄兵》的推出,仍是好評不斷,激起大眾、尤其是年輕人廣泛的討論浪潮。
高質感且多彩的世界影像
作為一家網路娛樂公司,Netflix 的其中一個特色在於高連結度。在設備上,只要一個帳號,便能在各種不同的裝置上隨時觀看;在內容上,看了一部愛情電影,馬上能在後面找到更多同類型的影片。這「連結性」也體現在他們另一個高產能的秘訣:跨國尋求不同文化製片公司的結盟。以亞洲為例,Netflix 先後在日本、新加坡、台灣、印度、韓國成立辦公室,組建為緊密的合作團隊,為平台貢獻風味各異的內容。
這些平行輸入的作品避開了「文化挪用」的尷尬,恰如其分地將嶄新的風味呈現在美國用戶面前,更為自己爭取了寶萊塢、韓國等地區的市場。此外Netflix還力行「在地化」,延攬上千名翻譯家,將影片內容譯為二十幾種語言,讓各國各地都能用自己的語言瀏覽平台、欣賞影片。
電影產業顛覆家
2014 年,Netflix 以《抓狂美術館》獲得第86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。跨足電影製作的他們,對這電影的聖殿已是兵臨城下。
2019年,以墨西哥為背景的《羅馬》一片獲得奧斯卡十項提名,成為奧斯卡史上首部無票房紀錄的提名電影。
2020年更入圍24個獎項,並以《愛爾蘭人》、《婚姻故事》兩部原創電影,在九部最佳影片提名中佔據兩項。
平心而論,Netflix 在藝術類型的電影表現優秀,然大賣座的商業電影仍是好萊塢的天下。他們順風順水的發展,註定將大大改造原本為主流的影視產業。身為一家網路影音平台,他們獨特的「院線網路同步上映」模式,明顯地令傳統電影產業備感威脅。
許多業界一線導演及製作人,都對 Netflix 表示不滿,認為此操作模式必嚴重戕害戲院的收益,部分電影節及獎項也因為 Netflix 電影「不合標準」而不許他們角逐獎項。Netflix 很快便因此作出調整,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見,認為只是兩種不同的觀影形式,為何不能同時存在?「難道坐在家中觀賞,就不算看電影?」一場關於「何謂電影」的討論,仍在觀眾之間進行著。
Netflix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寫下歷史,重新形塑了人們的觀賞習慣,如今邁向大螢幕的他們,勢必也將在不久的未來,刺激電影世界做出更多變革。